探索午餐秀>8月15日「心理與情緒地理之融合」、「探討跨國銜轉學生之華語能力與自我展現之互動」

轉貼《教育部探索者計畫總辦公室活動》

 

#大一年研究系列午餐秀
#情感教育
#轉學生銜轉生

 

◍ 時間:2024年8月15日(四) 中午12:00-13:10

◍ 主題:

1. 《地理-心理與情緒地理之融合:試以大學生繪製之情緒地圖為初探》(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蔡怡玟助理教授)

2. 《探討跨國銜轉學生之華語能力與自我展現之互動:一位越南移民青少年社會適應過程之長期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合作處-陳惠芳華語教師)

◍ 午餐秀影片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oZexANkeI

 

------------------------------------------------------------------
 

💡 主題:地理-心理與情緒地理之融合:試以大學生繪製之情緒地圖為初探 💡
 

你對地理的印象是什麼?只是方位、地質、空間的研究嗎?事實上,地理其實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歷史與記憶。透過課程設計與校園活動,挖掘人與土地之間的故事,感受學生們在這片土地上的情感與情緒。8月15日午餐秀上半場,我們特別邀請到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蔡怡玟助理教授,透過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分享大學生在校園中所施作之情緒地圖,邀請您一起來瞭解地理背後的心靈世界。

📍 參加這場午餐秀您將會瞭解到:
1. 多年教學課程實踐
2. 詮釋現象心理質性觀察
3. 地理-心理與情感教育

 

------------------------------------------------------------------
 

💡 主題:探討跨國銜轉學生之華語能力與自我展現之互動:一位越南移民青少年社會適應過程之長期個案研究 💡

跨國銜轉生指的是「曾在國外非臺灣教育體制中接受教育,或在臺灣與其他教育體制之間多次轉換的學生」(鐘鎮城,2017)。這些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面臨著重重挑戰,生活、心理和語言上的困難如何克服?如何幫助他們在新環境中快速適應?如何有效支持他們順利渡過這一轉銜階段?這些都是亟需解決的課題。8月15日午餐秀下半場,我們邀請到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合作處的陳惠芳華語教師,與我們分享她多年來觀察並輔導跨國銜轉學生的寶貴經驗。

📍 參加這場午餐秀您將會瞭解到:
1. 豐富的跨文化經驗分享
2. 跨國銜轉學生教育議題
3. 跨轉生自我概念的變化,以及與語言工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