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學期|零售管理與服務設計
- 日期 : 2024-06-17
- 分類 : 探險寶典
- 點閱 : 226
課程名稱:零售管理與服務設計
授課教師:企管系謝佩珊、張雅婷老師
課程搭配素養計畫執行學期:112-1學期
# 透過設計思考工作坊進行分析顧客歷程、找出服務缺口與創新機會
⭓ 課程單元
1、融合智慧零售的概念於(科技新常態)於Store Layout, Design, and Visual Merchandisin。
2、融合關於快時尚所造成的二手衣環保的議題(環保新常態、社會新常態)於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融合疫情之下的交易型態對於零售業的影響(經濟新常態)於Financial Strategy。
4、融合疫情與雙11節慶之後對於零售供應鏈的影響(科技新常態、環境新常態)於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這學期邀請企業演講,主要是以零售業的龍頭統一集團為主,未來可以考慮邀請推行綠色產品或服務的企業來演講,如:阿原 YUAN 嚴選手工皂。讓同學除了從網路上與課堂討論了解到阿原 YUAN 嚴選手工皂之外,可以實際聽到創辦人的分享,讓同學能進一步了解企業對於永續的思維與實際運營的作法。
⭓ 素養導向作業設計與實施
1、讓同學在學期期初的時候,寫下自己有興趣且認為需要改善的零售業者,然後進行組別之間的媒合,因此,同學的分組會跟不同科系的同學在一組,形成跨領域的交流與學習。
-
第一次工作坊先講解產業背景如何分析,如:競爭者對手分析、SWOT分析等,以及使用者研究調查的相關工具,如:網路評價、問卷、訪談、觀察法等,要求同學課後需要去進行調查使用者的需求與痛點,繳交作業,因此,同學會在課後去進行討論以及學習與實作這些相關的工具。
2、從課後的作業,讓學生去查找與整理網路上的資料,以及練習使用使用者研究調查的工具,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觀察的能力。
3、從討論政大個案家樂福,以及課堂上其他企業永續相關的內容中,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與辯論的能力、企業永續發展的思維。
4、從期末報告,針對使用者的痛點提出解決方案,可以培養學生創意創新思考的能力。
◍ 學生對作業難易、負擔、收穫的反應
實際執行上,學生對作業的難易與負擔認為還可以,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有些組員的參與度不高,導致整組報告有些已分配工作的內容最後沒有人完成,或是影響整體的報告品質,也有同學提到組員期中退選也沒有告知,或是希望能夠拆組。
但有些同學認為最大的收穫為在這堂課中,了解零售管理的基本知識,也學習到了設計思考相關的一些工具,以及參與統一超商的演講,也藉此參加了Innoconnect+ 全國服務創新跨界共創大賽,共有三組參加。
⭓ 下一次調整
◍ 課程設計與分組
考慮讓同學自己分組,另外,也考慮講座的課程可能要縮減,雖然都有要求學生聽講座的時候要寫學習紀錄單,但是學生聽講座會認為比較輕鬆,可能相對也比較不會用心去聽,建議講座的課程要配合小測驗或是講座的課程要配合期中期末報告的出題等方式,讓講座的課程融入在成績考核中,非只是出席的紀錄。
◍ 評量方式
原本的規劃是期中報告透過使用者研究調查,定義出要為企業解決的問題,然後期末報告提出解決方案,並且要應用上課所學到的知識去分析。成績評量考核:課堂出席、參與及討論(10%)、平時小組報告(20%)、期中報告(30%)、期末報告(40%)。
期中過後,發現同學似乎是因為不用考試,而出席率不佳,因此,若下一次的評量策略應該會改成期中報告,提出要為企業解決的問題與方案,然後期末進行考試,配分比例不變。
⭓ 突破與實務意涵
1、跨領域學習對學生相當不容易,可能需要更多的誘因(如:共同參與比賽,獎金很誘人)、獎勵(期末報告發表的獎勵)、或是懲處等方式,以小班制的方式,讓有較高學習動機的同學留下來分組,進行跨領域的交流與學習。
2、永續的概念在一堂課裡比較難清楚呈現,可能需要搭配更多的相關活動、講座或是企業參訪。
3、學生的自主學習若沒有配合作業繳交,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但是同學對於選修課程的作業太多也會很排斥,因此,可以透過繳交學習紀錄單的方式,如:聽演講時的紀錄、企業參訪的心得回饋與反思報告、上課討論前的資料分析等,讓同學從做中學,才不會覺得太多的作業而心生排斥,也能藉此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工作坊故事版發表
⭓ 課程選擇
◍ 本門課相較於企管系的「零售管理」課程,多了更多永續環保相關的案例討論,以及透過服務設計方法論分析顧客歷程、找出服務缺口與創新機會,進而有效管理零售成為影響企業競爭的重要課題。此外,也增加了經濟新常態(如:多元支付方式),以及科技新常態(如:7-11無人店、SkyRec智慧監控人流分析等)智慧零售的案例,也結合7-11的業師講座。
◍ 本門課相較於企管系的「智慧零售」課程,學生的報告不僅限於7-11議題,而是讓學生選擇有興趣的零售相關的主題來探討,並且結合永續議題,有別於智慧零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