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主活動】楊逵地景走讀:重現「東海花園」的文學與歷史記憶
- 日期 : 2024-12-05
- 分類 : 探索動態
- 點閱 : 118
楊逵地景走讀:重現「東海花園」的文學與歷史記憶
素養導向高教學習創新計畫——學生自主活動紀錄
2024年10月19日,東海大學博雅書院與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學生洪建鈞學聯合舉辦「楊逵地景走讀」活動,共同探尋已隱沒於歲月中的「東海花園」與楊逵的歷史軌跡。
活動緣起:重新找回文學家楊逵與東海的連結
本活動發起人洪建鈞為東海大學日語所學生,他分享了自己的活動靈感:「某次協助日本教授接待時,對方提及『東海花園』,而我竟無法作答,這讓我決心透過行動找回楊逵與東海的連結。」
洪建鈞經過查證發現,楊逵曾於1972年在東海大學校門外數百公尺處建立「東海花園」,但因種種原因,該地最終於1980年代被徵收並改為公墓用地。對於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他希望藉由走讀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這位台灣文學巨擘在東海留下的珍貴足跡。
孫女楊翠帶領深入楊逵的生活故事
活動當日適逢楊逵誕辰118週年紀念,特邀楊逵的孫女楊翠女士親臨現場,帶領參與者回顧楊逵家族在東海周邊的生活故事。
走讀過程中,參與者依次造訪了楊逵生前熱愛慢跑的東海大操場、舉辦「壓不扁的玫瑰花」文學講座的東大附中舊教室,以及楊家曾兜售鮮花花束的教師宿舍,透過沿途的歷史講解,仿佛置身於那段文學記憶的氛圍之中。
「楊逵曾以『壓不扁的玫瑰花』激勵無數台灣人,我們也希望讓他的故事在校園內再次發芽。」洪建鈞如是說。
傳遞在地歷史與文學價值
本次活動在校內外引起廣泛共鳴,不僅讓更多師生了解楊逵及其家族在東海的生活軌跡,亦喚醒了對「東海花園」這片文學遺址的記憶,成功將在地歷史與文學價值融入校園生活。

楊逵孫女楊翠帶領參與者回顧楊逵家族在東海周邊的生活故事